移动平均线通俗讲解

麦迪文
麦迪文
发布于 2025-07-03 / 68 阅读
0
0

股市的涨跌如同汹涌的海浪,让人难以把握方向。这时,我们需要一张“平均成绩单”:移动平均线(Moving Average,简称 MA),它能过滤噪音,清晰展现股价背后的趋势轨迹。

移动平均线是什么?

想象一下计算班级连续 5 天的平均考试成绩:

  • 第 1 天到第 5 天:80, 82, 85, 78, 83 → 平均分 = (80 + 82 + 85 + 78 + 83)/ 5 = 81.6

  • 第 2 天到第 6 天:82, 85, 78, 83, 88 → 平均分 = (82 + 85 + 78 + 83 + 88)/ 5 = 83.2

  • 以此类推 ...

移动平均线正是将股票每一天的收盘价(如同每日成绩),按固定周期(如 5 天、20 天)不断计算平均值,并将这些平均值连成一条平滑曲线。 这条线能有效淡化短期波动,揭示股价的核心趋势方向。

三种移动平均线

简单移动平均线(SMA)

简单移动平均线(Simple Moving Average,简称 SMA)是公平的算术平均,最直观的“算数平均分”。将最近 N 天的收盘价相加,再除以 N。

今日 SMA = (今日收盘价 + 昨日收盘价 + ... + 前 N-1 日收盘价) / N

特点:

  • 公平: 计算期内每一天价格权重相同。

  • 稳定: 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相对平缓。

  • 滞后: 当股价趋势反转时,SMA 转向较慢,像一艘大船调头。

例子:5 日 SMA 权重分配

1/5, 1/5, 1/5, 1/5, 1/5
= 0.2, 0.2, 0.2, 0.2, 0.2
= 20%, 20%, 20%, 20%, 20%

适用场景: 判断中长期趋势方向,稳定性优先时使用。

加权移动平均线(WMA)

加权移动平均线(Weighted Moving Average,简称 WMA)使用线性递减的权重,按时间线性分配权重,最近一天权重最大,最远一天权重为 1。

今日 WMA = (今日收盘价 × N + 昨日收盘价 × (N - 1) + ... + 前 N-1 日收盘价 × 1) / 权重总和
权重总和 = N + (N-1) + ... + 1 = N x (N + 1) / 2

特点:

  • 折中: 灵敏度介于 SMA 和 EMA 之间。

  • 线性权重: 权重从 N 到 1 逐日等差递减。

  • 较少使用: 因 EMA 更高效灵活,WMA 实际应用较少。

例子:5 日 WMA 权重分配

5 / (5 x (5 + 1) / 2), 4 / (5 x (5 + 1) / 2), 3 / (5 x (5 + 1) / 2), 2 / (5 x (5 + 1) / 2), 1 / (5 x (5 + 1) / 2)
= 5/15, 4/15, 3/15, 2/15, 1/15
≈ 0.3333, 0.2667, 0.2000, 0.1333, 0.0667
≈ 33%, 27%, 20%, 13%, 7%

适用场景: 理论上对近期价格更敏感但需明确线性权重的场景。

指数移动平均线(EMA)

指数移动平均线(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,简称 EMA)重视当下的加权平均,为最新价格赋予更高权重。计算时包含昨日 EMA 值,且今日收盘价占更大比例。

今日 EMA = (今日收盘价 × 平滑系数) + (昨日 EMA × (1 - 平滑系数))
平滑系数 = 2 / (N + 1) (N 为周期,如 20 日 EMA 的系数 = 2 / 21 ≈ 0.0952)

特点:

  • 灵敏: 对新价格反应迅速,趋势拐点更早显现。

  • 权重递进: 越近的价格影响越大,符合市场“近因效应”。

  • 递归计算: 依赖前一日 EMA 值,需足够数据启动。

回溯第 k 日权重公式推导

今日 EMA = α × 今日收盘价 + (1 - α) × 前一日 EMA
        = α × 今日收盘价 + (1 - α) × (α × 前一日收盘价 + (1 - α) × 前二日 EMA)
        = α × 今日收盘价 + α × (1 - α) × 前一日收盘价 + (1 - α)^2 × 前二日 EMA
        = α × 今日收盘价 + α × (1 - α) × 前一日收盘价 + (1 - α)^2 × (α × 前二日收盘价 + (1 - α) × 前三日 EMA)
        = α × 今日收盘价 + α × (1 - α) × 前一日收盘价 + α × (1 - α)^2 × 前二日收盘价 + (1 - α)^3 × 前三日 EMA
        = ...

持续展开后可见:
今日 EMA = α × 今日收盘价
        + α × (1 - α) × 前一日收盘价
        + α × (1 - α)^2 × 前二日收盘价
        + α × (1 - α)^3 × 前三日收盘价
        + ...

最终得出回溯第 k 日权重公式:α × (1 - α)^k

例子:5 日 EMA 权重分配

α = 2 / (5 + 1) = 1/6

= 1/3 x (1 - 1/3)^0, 1/3 x (1 - 1/3)^1, 1/3 x (1 - 1/3)^2, 1/3 x (1 - 1/3)^3, 1/3 x (1 - 1/3)^4
= 1/3, 2/9, 4/27, 8/81, 16/243
≈ 0.3333, 0.2222, 0.1481, 0.0988, 0.0658
≈ 33%, 22%, 15%, 10%, 7%

适用场景: 短线交易、捕捉趋势早期信号,需及时性时使用。

核心差异

特性

SMA

WMA

EMA

第 t 日平均值

(Pₜ + Pₜ₋₁ + ... + Pₜ₋ₙ₊₁) / N

(N x Pₜ + (N - 1) x Pₜ₋₁ + ... + 1 x Pₜ₋ₙ₊₁) / (N x (N + 1) / 2)

α x Pₜ + (1 - α) x EMAt-1;α = 2 / (N + 1)

回溯第 k 日权重

1 / N

(N - k) / (N x (N + 1) / 2)

α x (1 - α)^k

特点

等权重;简单、滞后

线性递减;折中、明确截断

指数衰减;灵敏、包含全部历史

历史影响

N 天后消失

N 天后消失

永不归零

灵敏度

记忆特性

固定窗口

固定窗口

无限记忆 + 衰减

实战中如何应用?

  • 趋势判断: 股价在 MA 之上为上升趋势支撑,之下为下降趋势压力。

  • 金叉死叉: 短期 MA 上穿长期 MA(金叉)或下穿(死叉),提示潜在买卖点。

  • 多周期结合: 同时观察短(如 5 日)、中(如 20 日)、长(如 60 日)周期 MA,可分析趋势强度与层次。

  • 支撑阻力: MA 常成为股价回调时的支撑位或反弹时的阻力位。

选择哪条平均线?

  • 求稳看大势 → 选 SMA: 适合中长线投资者,忽略短期波动。

  • 灵敏抓拐点 → 选 EMA: 适合短线交易者,快速响应价格变化。

  • WMA: 可作为 EMA 的补充参考,但非主流选择。

移动平均线如同一副“趋势滤镜”,其算法本质是赋予历史价格不同的权重来刻画当前方向:SMA 一视同仁,EMA 厚今薄古,WMA 等差递减。理解其内核,方能灵活驾驭市场脉动。

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的基石,但没有万能指标。结合成交量、基本面等工具,才能构筑更稳健的投资决策框架。


评论